联系热线:13937683818

首页 > 新闻动态 > 最新公告

龙8long8,杨福愉 我国生物膜研究第一人九旬高龄依然坚守科研一线

最新公告 2024-07-18

  1965年的戈壁滩上,我国第二次爆炸即将开始。高度保密的爆炸现场出现了几个陌生人,他们既不是现场的工作人员,也不是核物理科研工作者,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只知道这些人来到戈壁是为了执行神秘的“21号任务”,杨福愉就是其中一员。

  爆炸顺利完成后,杨福愉通过测试和观察大白鼠受核爆损伤的远后效应等方式,提出“以血液为中心,红血球为重点”,寻找慢性放射病早期诊断生化指标的指导思路,为我国和平利用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数据。

  1927年10月30日,杨福愉出生于上海市。镇海自古以商帮扬名,杨家亦曾是商人之家,据杨福愉之兄杨福耀回忆,早年间,他们的祖父杨志甫和当时的许多宁波人一样,为谋生需要,离开家乡,前往上海闯荡,并从此在上海扎根。

  “我出生时,镇海老家还有几间房屋和几十亩地。”尽管从未在镇海长住过,对镇海的记忆多数也来源于父辈的口述,但杨福愉每每在填写需要籍贯的文件上,都会郑重地写下“原籍浙江宁波镇海骆驼镇河角村”。笔尖落下的一行字,承载着杨福愉对故乡的眷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局动荡,杨福愉在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经恩师王葆仁教授推荐前往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在贝时璋教授领导下从事生物学研究工作龙8long8。这一入门龙8long8,就是半个世纪。

  “当时运动连续不断,很难安下心来从事科学研究。”杨福愉说。1955年,经中国科学院推荐,杨福愉参加全国选拔赴苏联学习的考试,成功被录取并获得在莫斯科大学动物生化教研室学习的机会,1960年被授予生物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国,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

  “首先,我当时回来以后,我这个比较明确,我不但自己要搞生物膜,也一定要将我们国家生物膜给它推动起来。”彼时的中国,科技战线百废待兴,科技水平和条件与国际上相差甚远,为了推动我国生物膜研究工作起步,杨福愉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研讨会,结合自身科研基础,对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开展研究。

  197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考察小组前往联邦德国考察,由杨福愉担任组长。经考察,小组详细汇报了联邦德国近10年来在生物膜研究方面迅猛发展的概况,引起中国科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在这个前提下,杨福愉进一步从事线粒体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做出具有特色的创新成果。他一直立足于国内现状,重视研究积累,克服重重困难,致力于“生物膜膜脂——膜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主要源泉。回顾我们研究小组的工作,几项具有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都是通过长期艰苦工作的积累才获得的。”杨福愉在《情系生物膜:杨福愉传》一书序文中写道。他创新地使用“匀浆互补法”,代替“线性体互补法”,预测谷子等农作物的优势。他提出“克山病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的观点,对克山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自1979年恢复研究生制度起,杨福愉便承担起了培养青年人才的重任。龙8游戏官方进入“科学研究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课程不同的难度,因材施教。”杨福愉说,教书育人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在他的指导下,先后培养了博士29名,硕士34名,其中不乏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等奖或优秀奖、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称号、中国青年科技奖和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以及各类冠名奖等的获得者。

  值得一提的是,杨福愉是核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的三哥。杨家弟姊妹八人,杨福愉是老五、杨福家是老八,他们同在1991年被评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一门双院士”成了中国学术界的佳话。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杨福愉生于不和平的年代,龙8游戏官方进入在战乱中成长,他在新中国最需要人才力量的时候挺身而出,奋斗一生。

  2023年1月5日20点46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福愉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