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long8,科学网-实力见证荣耀
2007年2月27日,学闵乃本院士课题组凭借“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站到了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领奖台上。他们用19年的协作与拼搏,实现了几代南大人梦寐以求的宿愿;百年南大用雄厚的实力见证了今日的荣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空缺两年之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让人再次感受到科学研究的分量与魅力时,无疑也向世人昭告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秉承着“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的校训,南大人甘于寂寞,凝心聚力,拒绝浮躁,团结合作,奋发创新,用独特的南大精神,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我国五大国家科技奖项之一,主要奖励那些阐明自然科学现象、规律、特征等方面的重大科学发现、科学理论、科学创见,这一奖项代表着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水平。从1998年至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连续4年空缺,2004年和2005年度再次出现空缺。2006年,学终于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殊荣,破解了科学界多年来的悬念,充分体现了南大人瞄准世界尖端科技、始终与国际前沿课题保持同步的前瞻意识和国际视野。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国际性的眼光和目标,这项研究成果就不能够脱颖而出抱得大奖归。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说过: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的能力。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也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体现总体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必须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基于这一认识,学率先以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为目标,力争在基础研究上作出特色,形成优势。
南大较早地引入了与国际接轨的SCI论文评价体系,通过营造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兴趣驱动”的自由式探索,在国际前沿研究领域拼搏,在国际刊物上多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力求在一些前沿科学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提高基础研究的整体实力。1992年至1998年,学被SCI收录的论文数连续7年位居中国高校首位,被引用论文数也连续6年位居中国高校第一;在总体师资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2004年,学发表SCI论文数名列全国高校第四,在反映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国际论文被引数上名列全国高校第三;2005年,学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2005年度SCI收录南大论文数也继续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6年,学在世界杂志《科学》上相继发表了5篇论文,其中,以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银河系英仙臂距离的高精度测定”项目入选“200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高校的重点实验室是基础研究的基地。龙8客户端登录近年来,学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基础研究形成了有力的支撑。重点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的国家队相对集中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秀的科研队伍,成为承担重要科研项目的重要力量。学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江苏省高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多年来凭借自身优势,通过竞争,以各种形式承担了大量国家科技攻关、“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部(省)级各类项目,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在“黄土地”上开花结果。这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仅增强了南大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地位。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000多篇,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美国的《科学》、英国的《自然》和法国的Recherche杂志的编辑曾先后访问了该实验室,分别在介绍我国科技进展的5篇文章中介绍了该实验室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给予高度评价。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的标志。学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学科群组织项目,整合学科资源,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的发展步伐。
学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上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比规模,不重“多全”,而是扬长避短,抓重点学科的建设。其中,重点学科的建设着重抓学科重点方向、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建设,近年来南大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明显增强。
“十五”期间,学将一级学科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重点建设15个处于学科前沿的学科群项目,进行系统性的宏观布局与结构性的优化调整,基本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目前,学拥有28个国家重点学科,24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一些学科方向如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具有冲击国际水平的优势学科也日渐形成。根据美国ISI机构200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993~2003年的10年间,学化学、物理两门学科发表论文总数在世界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排名中分别位列第34和55位。
在强化基础优势学科的同时,学加快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的步伐,使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学科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通过“211工程”与“985工程”建设的结合,学围绕优势学科领域组建了物质科学等9个科技创新平台和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等6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推动了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目前,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交叉学科,如新能源与环境材料、光电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分子医学、模式动物遗传研究等领域已培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
“学科特区”则是学面向国际前沿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的有效尝试。“985工程”一期建设期间,学根据现代学科发展趋势与本校学科发展特点,在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着力选择分子医学等少数几个突破口,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学科特区。学科特区突破国内高校现有的学科组织结构模式,遵循国际惯例,采用全新的所长全面负责制,在用人、分配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从1999年至今,南大已成功建立起分子医学研究所、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现代数学研究所、模式动物研究所等5个学科特区,它们与校内的相关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互为呼应,互为支撑,激活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力量。学分子医学研究所与苏州等多家制药企业合作,承担了7个一类新药、3个二类新药的研发工作。在该所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下,大型中试基地在苏州兰鼎生物制药公司建成,并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建立了投资8000万元、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大型基因工程新药研制中心,为江苏新药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成立以来,主持了许多国家级重大项目:科技部“十五”攻关第一个重点项目“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的建立,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于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遗传小鼠资源中心,也是国内开展基因剔除小鼠研究的重要基地。
2005年,学将理科的学科特区模式推广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成立了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这一全新的科研运作模式有利于打破现有院系的界限和本位主义,整合人文社会科学力量,促进学科交流和交叉学科研究,形成了新的学科建设亮点。
学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就是在和谐的氛围中大师领军,团队作战,合力谱写“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新篇章。
获奖成果“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的5位主要贡献者闵乃本院士、朱永元教授、祝世宁教授、陆亚林教授、陆延青教授都对南大的这种优良学风有着切身感受。尤其是在物理系这个大家庭里,相继走出了吴健雄、吴有训、赵忠尧、朱光亚、程开甲、汤定元、魏荣爵、冯端、王业宁、闵乃本、张淑仪、龚昌德、郑有炓、都有为、吴培亨等一批学术泰斗和著名科学家。“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系内有序竞争、系外团结合作”是物理系人延续至今的作风。物理界老一辈严谨治学的态度、谦虚淡泊的品行,团结和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大师+团队”的科研模式。
今年年过八旬的冯端院士带出了几代物理人,他常常这样说:“科技的发展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客观规律,当老师的责任是培养好年轻人,鼓励他们超过自己,如果老师带出来的研究生比自己差,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兴旺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后辈眼中,冯端院士既是一位才思敏捷、治学严谨、融汇贯通的学者,又是一位沉静稳重、诲人不倦地高风亮节的师长。至今,他仍然著书立说、开设讲座引导年轻人。闵乃本院士承继师风,常常教导学生保持平常心,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善于和他人合作,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王业宁院士大病刚刚痊愈,马上就到实验室指导研究生工作。他们的这种敬业、奉献与拼搏精神一直激励着整个研究群体。长江特聘教授王牧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中年研究人员,我非常庆幸自己工作在一个非常宽松、和谐的研究环境里。”在物理系,团队力量的显现得益于每个个体都是一把科研好手,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实验数据,他们经常带学生一连十多个小时埋头实验室;为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他们废寝忘食,无论春夏秋冬、无论白天黑夜,实验室、仪器前、电脑旁都闪现着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对于学者们而言,越到假期越忙,因为在假期里可以更加集中精力作科研。
一批优秀的学科梯队和创新群体在老一辈学者的影响和带领下迅速成长龙8long8。近5年来,物理系共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在全国同行中独树一帜;承担国家各类科研项目的科研经费从5年前的1500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5000多万元;近5年发表SCI论文1600多篇;新增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名,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名;形成了以凝聚态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创建了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诸如此类的凝聚效应也在学的其他优势学科得到延伸和显现。目前,学已有物理系、天文系和地科系等5个优秀创新研究群体获得资助,获得的总资助额度近2000万元。
为催生优秀的学术团队和合理的人才梯队,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实施跨世纪中青年学术骨干的选拔工作,着力造就在国内外有广泛学术影响的学术大师和学术带头人。入选对象全部为本校教师,且具备博士学位和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经过这些年的选拔培养和流动管理,他们中的大多数现已成为南大博士点的新一代导师。
在培养人才之外,南大还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截至2006年10月31日,学以拥有两院院士30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1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8人、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团队5个、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5名为主干的教师队伍,成为中国高校中令人瞩目的“人才高地”。
有了一流的学科、一流的队伍,还要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才能让这些宝贵的资源在竞争中绽放异彩,结出喜人的硕果。
学校长陈骏介绍说,创新是国家赋予高校的任务和使命,是建设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为此,学把原创放在研究工作的首位,通过各种方式提倡并鼓励自主创新的精神。对南大科学家而言,正是因为他们以国家利益、国家目标为出发点,大胆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拒绝浮躁,甘于寂寞,才会在厚积薄发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佳绩。
学2006年度获奖项目“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正是凭借一系列的创新点赢得了国家大奖:构建了介电体超晶格中电磁波、弹性波传播与激发的理论体系;发展了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的理论、方法和工艺;发现了一批新的物理效应,并研制成相关器件原型。这一研究成果从提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理论、证实基本效应到最终研制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历经19年,而且全部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
在2004年度揭晓的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学凭借实力一家独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时隔一年,学又荣获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从2000年至2005年,学连续6年获得1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在全国高校中更是绝无仅有。创新,可谓是学每一项科研成果的灵魂。
1987年,时任南大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的游效曾院士主持在南京召开的第25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时,受到化学和物理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启发,对用物理方法研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更新的思考。近10年间,他基于电荷转移和超分子组装原理,以在高新技术领域有应用前景的光电物理功能为导向,重视合成化学、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学科的相互交叉,针对国际趋势以及我国国情,率先在我国提出了“光电功能配合物”这一新的分支学科,为从分子水平上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配位化学研究探索了一条新路。在配位空间的组装和电子给予接受体系的光电功能研究方面取得的这一创新性成果获得了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2004年度获奖项目中,南大化院薛奇教授等人完成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在金属表面的化学及电化学聚合”项目中,通过杂环化合物界面反应提高高分子/金属界面黏结的技术,已应用于复合材料的分子设计,该项成果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6项。他们与航天部四院所合作,解决了某种类型火箭发动机绝热层与壳体的复合问题。可以说,南大的这10项国家大奖无不是经历了10余年甚至20余年的打磨与完善,蓄势待发,才得以最终产生厚积连发之势。
南大在开展原创性研究工作中力戒浮躁、看准方向的同时,也注重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从基础研究向应用领域延伸,在原理、技术、方法上进行源头创新,为开拓高新技术产业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几年来,南大的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显著提升,目前与企业合作、转化、技术服务科技项目2000多项,与国内外企业建立研发联合体100多个,与地方政府合建产学研基地20多个。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制定颁布了《学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促进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鼓励学者们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研究领域为主攻方向,以当代国际问题研究、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为重点,多出学术精品。近三年南大在重大项目的立项数上获得了较大突破,已连续获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6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8卷本《史料集》、20卷《全清词顺康卷》、《新时代英汉大词典》、4卷本《中华史》、4卷本《新编美国文学史》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一批标志性成果相继诞生,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教育部、江苏省、南京市等各级政府的关心与厚爱,为学顺利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提供了前提与保障。
被誉为世纪之交“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于2006年8月全部编撰完成,在南京整体出版面世,国务委员陈至立、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江苏省委李源潮、省长、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等出席出版座谈会。“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由已故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匡亚明先生主编,由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组织海内外知名学者撰写,由学出版社整体出版并向海内外公开发行。“丛书”总计200部,涉及270多位著名的思想史人物,历史跨度2500年,达6000万字,全面总结了从孔子至孙中山的中国传统思想的演进历程,展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和发展规律。
2006年10月28日,又是一个载入学史册的日子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隆重举行签字仪式,继续重点共同建设学。根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除正常性事业经费外,2004年至2008年间,教育部和江苏省将分别向学投入专项建设经费7亿元。面对4年内14亿元的专项投入,南大人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985工程”一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学找到了答案:继续发扬百年名校的优良传统与校风,以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不断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各项工作更上层楼。
2006年11月22日,学仙林国际化校区隆重奠基,为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提供了崭新的、更为广阔的舞台,通过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南大的国际化办学渐入佳境;由著名华人实业家唐仲英捐资助建的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985工程”二期建设期间,学将重点建设9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社科创新基地;近期,学制定出“十一五”规划,要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高起点、上水平、创特色,为未来的跨越式发展明确了方向。到202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学将进一步凸显多学科综合优势,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前沿!
在回味丰收带来的激动与喜悦时,南大人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感受到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与前进的动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一定要抓住新一轮部省共建的发展机遇,按照教育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科学规划,认真落实,管好、用好这笔重点建设资金。”南大洪银兴教授代表学校党政的郑重承诺为南大的明天勾画出一幅美好的蓝图。